和约规定:瑞典获得西波美拉尼亚,包括鲁根岛、什切青和奥得河口地区,获得维斯马、不来梅和费尔登,还获得500万塔勒的赔款。瑞典夺去北德意志所有重要河口地区,并以这些地方领主的身份置身于德国诸侯之列,有权出席帝国议会,取得对德国内部事务的发言权。瑞典国王名义上要对德国皇帝宣誓效忠,但享有不受控告的特权。瑞典获得北欧和波罗的海的霸权。
和约规定:曾与法国、瑞典结盟的德国新教诸侯获得新的领土。获益最多的是勃兰登堡,它得到东波美拉尼亚以及哈尔勃斯塔特、卡明、明登等主教区,作为放弃西波美拉尼亚的补偿。条约规定,现任马格德堡大主教死后其辖区转归勃兰登堡(1680年勃兰登堡得到此地)。这样,勃兰登堡成为仅次于哈布斯堡家的强大诸侯。萨克森得到鲁沙提亚。下巴拉丁由弗里德里希之子继承,仍为选侯,但巴伐利亚得到上巴拉丁,成为第八选侯。德国皇帝两手空空,未经诸侯同意仍然无权决定任何重大问题,如宣战、媾和、课税和征兵等。根据新的帝国宪法,帝国各等级(选侯、诸侯和自由城市)拥有完整的内政、外交权力,甚至有权与外国签订条约(条件是声明服从帝国)。宗教问题按《帕绍条约》和《奥格斯堡宗教和约》的规定解决,仍然是在谁的国家信谁的教,即诸侯有权决定臣民的信仰,不愿改宗者限期迁出。加尔文教取得与路德教的同等权利。教产的归属以1624年为标准年,凡在1624年1月1日以前占有的教产可以保留。在巴拉丁及其联盟地区,以1619年为标准年。教皇抗议,无人理睬。和约承认瑞士和荷兰独立。这样,哈布斯堡统一帝国的计划彻底破灭,德国的分裂割据依然如旧。马克思谈到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》时说:“德国的联邦制度(反联合的)被巩固下来。其实,这是一项支解德国的条约。”[26]三十年战争对德国的破坏极大,德国人口锐减,农业衰落,工业降到15世纪以前的水平。两百年以后,德国的经济才恢复元气。恩格斯说:从三十年战争开始,“在整整一代的时间里,德意志到处都遭到历史上最没有纪律的暴兵的蹂躏。到处是焚烧,抢劫,鞭打,强奸和屠杀。有些地方,除大军之外,还有小股的义勇兵,或者干脆把他们叫做土匪,他们甘冒风险,为所欲为,这些地方的农民受苦最多。到处是一片人去地荒的景象。当和平到来的时候,德意志已经无望地倒在地下,被踩得稀烂,撕成了碎片,流着鲜血”[27]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