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也许我最后会成为当初我最不想成为的那一类人。”“也许我会忘记我最初的梦想。”其实,我们都是身不由己,被诸多力量裹挟前行,像作品中的那位画家一样,当他功成名就时,他已然找不到自己灵魂中的“糖”了。作品中蕴含的批判指向与思考意味是明确的,当梦想被绑架、理想让位于功利时,我们失去的是精神与灵魂。
这种批判的指向还体现在徐均生的《发呆》、刘七平的《微信综合征》、孙楚的《赞美一棵树》、原上秋的《捐赠》等作品中。如徐均生的《发呆》讲述了一个有关“发呆”的故事。其实,我也经常发呆。在我完成我这一天满满的工作表时,我经常发呆。这一天太过于充实,我只想在这些嘈杂、烦琐中静一静。发呆,本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。然而,如今却成了一种奢侈。2015年7月5日,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发呆大赛。它让人们在快节奏生活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找到一种幸福感。作品中的芳菲却没有这么幸运,她只是发了一会儿的呆,但这一会儿太可怕了,人们以为她要自杀。然而芳菲第一反应是“人们以为我要自杀,这让我以后怎么活啊?”芳菲从发呆到想要自杀。之后家人同事觉得芳菲是要自杀的人,开始害怕她、疏远她,最后芳菲在沉默中爆发了。芳菲的“爆发”呈现出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,它指向我们内心深处的“冷漠”。